年初曾经发过QQ for Mac早期版本的试用报告,在7月的最后一天,我也准备写写有关QQ for Linux最新公开版的体验报告。
我现在手上没有能够启动的Linux,准备了一张Fedora 9的LiveCD(有朋友已经在自己的FC9上使用过,其刚装上的系统已经满足了所有的依存性)。
启动进入FC9 LiveCD,调好网络。直接下载tarball。解开,运行,登录,一气呵成,没有发现依存性问题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mEaTaI47qqtxqpfaKNKtYWPx43o46672PGGBj7WVEpi-2VQ-Qlbc0qm2ZKq9azQxeS8_JF77Wg89N7xDf0Orw7vEuhhGwkOEIyEjG57SJw7hDtE0PINqng3oFgZ0WuvusqbDnguR2sujAVk_V=s0-d)
这的确是史上最精简的QQ,连QQ for Mac都用了6个定制framework,而这仅仅有4个文件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本QQ for Linux的主界面和Windows下的TM2008、以及QQ for Mac十分相似。同样是将好友、群、记录分为三个标签来列出。下方的两行工具栏,只有一个“设置”和“查找/添加联系人”按钮。左下角的那个“开始”按钮,在GNOME环境下,看着却有些不伦不类了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VBAPM5t3qo4206asqP32RtlwOpWMJvq96S3zOgPXBpqImJ26n0RoRK79BZsDG4upvHW2avvcoB6BfOSKxfrxbRyQpcDkUkoURVrp2zAG32Gm0lUxJyPAgLvKrio2d8lbnq-mz4PIPWUxRjUof=s0-d)
这是主聊天窗口。可以看到使用了多标签页的形式。左下角的按钮我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来有什么用途,直到体验最后才看出是切换标签/多窗口模式之用。暂时不能发送文件和图片,但是可以使用内置表情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oRzcpvzxQTh3iwPcL9SZBa4SD9yTThst99SIDBP4nyN7wjYvpjnZcJwe-dCRhpE0jE5loYKKMYMNsRsCpAKQtcfISXUPbLksoGXKQfuIzhZtfyoyqZR2peTMtg89BYB4cbN0gR54SqLk5iUo=s0-d)
群聊画面。这看上去就和Windows版的多数QQ、TM都差不多。不能显示群名片,能够接收到部分群内图片却不能发送。工具条的第三个按钮是“屏蔽消息”——显示消息数量之类功能,还没有做出来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w94dSdqV8_DNIk29Z3u_HWebvtWXLLStyuA5lvKNScwEQliWfK020D-GSTaPfmTZWF0woVccUVn8iJdGrKHhZlt52vgd0Jchkvrjlp34rKYHWUBRqk23HQGirAo8-V6_rE2MfXB9qjbJYuMub=s0-d)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3vKYYbGlGijvHMwO4MvwpHBTl0cwAfENQggs5P8Za42XWtLFDuWakqG5P_CnxnN3cKis_pmUNjGhqs4aTc2GbzOKMY2d-OvwPb4Q-FBRw1C2qItjvza01S-_ln1vVYgSzy76ynBGg7TULzXfD=s0-d)
这是设置外观的两个小窗口。其实如果Windows版的QQ或者TM也这么简单,就很不错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tq9b6-XbFLVCGNo4F0NG0PrhWJ7Mm9gj_mtLNWSe9d70cArdTDFs44j484GmwdgRBNst9OsvVUQI6iL39ekmQzXHo1PHXhiwjd61O_SD5-_jcRf7VouPZYu3YeZWMf6cRDWx5gIYEUqpgDTznY=s0-d)
没有看到消息管理界面,聊天窗口中点击 聊天记录 是在聊天窗口主文本框中显示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twmIQ8Su9UqmZRi3fxU4YDXCaHKmKyFF53S1cHnjn9657LpoY5YPRcefnaV76FC2otPK2Du3M5oVqN48OK4FDEMSbelNGuYqTCzMm0JOwBY_13YSVVBXW6EVoUy3PNurcucBEnxowTPiuDdpAR=s0-d)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gZxHZVH9Ri-ZANvRzXE8mO8rNVlr9Hl5W-spPx_85ESG4IURv28VhOVl7qSb8syOK1XB7qbQuQVDrmz-g7dVo_ZHMQpXYV6H4zbEWsr9l0wUlLpV-bVc_dSVitbaL9skmFKoNhylGxbt1f3g=s0-d)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LrGFmLIaQPPGCpv_ftUBx5oVi9ffBDg3S4Y0Bi_M9gCzUlDfqefFraL0upU2wWWhkA1kbduSXaOJ74_ZyIZ58NgnR5vvnEV9aYXcf-cZAcdc9BqqjU6xa9Fs2gWGCC6VJlxCpPNa_aPA4N0PO=s0-d)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wA7CWkGLcaIueN0ZD4rNDFRx-sTtx7MeHMF2F5vqcbZGkkcXorR5UFp2WhHP-I4uSuw3f4Jnt3WACkwrNLukYnE3MQmVAou8AEPuC9OlRIaEnMuEZIdhyQhcc7WgqgidLDyY-HNDK70DiAM202g=s0-d)
设置窗口。可以看到Windows版本QQ/TM能够设置的东西基本上这里都有。但是有一个问题,就是选择个人资料中的“省、市”处如果原来没有填写,就会自动出来“北京市东城区”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P3DiinbrrAuMqSq8w7HPwHTCpJ8BLktC0gx5UHmM6HdLePjYQtSL22SSoqmZhAVZg6gst1MJ7RCV-s8GSq80w9pXKbaeJw8hnbxweY33_zeH3ffgsME91IZLfT-p3U84dhWh-Xdo-UbCOJKpegA=s0-d)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S_0xF0NbBgX-j30dWJ69Xu4MMtRNQ-sMzl05R2q2tlWceMV_I8F6Rq-y2EqcF7PY_NQtWvuUZLOJ_1GViHjFR0FADEpLtDbdG76AlrbGi-iRWbYQvqn25dzQ3aqFevwsdS-jK6pPtAXhCp-sp=s0-d)
添加好友窗口。和PC版的功能大同小异。这里那个“有摄像头的”什么时候才能对Mac OS X、Linux用户真正地起到作用呢?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FyP9X-YGZ3KjabjK9YyevIAa_M6tFYwpCwyNgijfnwmpekdXNfit70PygVA-ZNFE-_us-_mYZGCqmu5RFsUgSlTdhuJX7srNtJp8RlPO-qypkhqSAlh6CvyzPjvN1ayXz3hzr3VO5omjgY2B6Zw=s0-d)
所谓最终用户许可协议,可以看出QQ for Linux的授权和腾讯的其他产品一模一样,是一个开源平台上的私有免费软件。
![Photobucket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tZW3VPHflQI6Tz7kbgxfCCceg520aqApWsIU1dqymunSipgOvHa98douudU4gDpYnFy1wFNkGYea18g3yv0ECc3lyYAmNwPzPf7q5egPET129leBd9PMJx40PWzvnEghVvycLA3vJA6Kx8ngZvTdF8hA=s0-d)
默认的提醒方式,不是像现在版本的QQ for Mac那样毫不讲理地跳出来,而是闪烁图标,单击后选择打开来自哪里的新消息。
这个版本的QQ for Linux,从表面上看和Windows上的TM2008已经差不多了,但是至于功能,仍然处于和早期版本QQ for Mac一个水平上,尚未实现文件和图片传送等一些扩展功能,但是能够接收群内图片,比Pidgin、Adium的QQ功能稍强。很高兴能够看到,国内一个具有接近垄断地位的公司,能够支持软件、服务的跨平台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。
我现在手上没有能够启动的Linux,准备了一张Fedora 9的LiveCD(有朋友已经在自己的FC9上使用过,其刚装上的系统已经满足了所有的依存性)。
启动进入FC9 LiveCD,调好网络。直接下载tarball。解开,运行,登录,一气呵成,没有发现依存性问题。
这的确是史上最精简的QQ,连QQ for Mac都用了6个定制framework,而这仅仅有4个文件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本QQ for Linux的主界面和Windows下的TM2008、以及QQ for Mac十分相似。同样是将好友、群、记录分为三个标签来列出。下方的两行工具栏,只有一个“设置”和“查找/添加联系人”按钮。左下角的那个“开始”按钮,在GNOME环境下,看着却有些不伦不类了。
这是主聊天窗口。可以看到使用了多标签页的形式。左下角的按钮我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来有什么用途,直到体验最后才看出是切换标签/多窗口模式之用。暂时不能发送文件和图片,但是可以使用内置表情。
群聊画面。这看上去就和Windows版的多数QQ、TM都差不多。不能显示群名片,能够接收到部分群内图片却不能发送。工具条的第三个按钮是“屏蔽消息”——显示消息数量之类功能,还没有做出来。
这是设置外观的两个小窗口。其实如果Windows版的QQ或者TM也这么简单,就很不错。
没有看到消息管理界面,聊天窗口中点击 聊天记录 是在聊天窗口主文本框中显示。
设置窗口。可以看到Windows版本QQ/TM能够设置的东西基本上这里都有。但是有一个问题,就是选择个人资料中的“省、市”处如果原来没有填写,就会自动出来“北京市东城区”。
添加好友窗口。和PC版的功能大同小异。这里那个“有摄像头的”什么时候才能对Mac OS X、Linux用户真正地起到作用呢?
所谓最终用户许可协议,可以看出QQ for Linux的授权和腾讯的其他产品一模一样,是一个开源平台上的私有免费软件。
默认的提醒方式,不是像现在版本的QQ for Mac那样毫不讲理地跳出来,而是闪烁图标,单击后选择打开来自哪里的新消息。
这个版本的QQ for Linux,从表面上看和Windows上的TM2008已经差不多了,但是至于功能,仍然处于和早期版本QQ for Mac一个水平上,尚未实现文件和图片传送等一些扩展功能,但是能够接收群内图片,比Pidgin、Adium的QQ功能稍强。很高兴能够看到,国内一个具有接近垄断地位的公司,能够支持软件、服务的跨平台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